企业学问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企业学问建设关键是要落地生根,也就是要共理念到行为习惯。笔者认为,可以采取“认知、共识、认同、践行” 的方法,加强企业学问建设。
“认知”
“认知”就是让全员认识、感知自己的企业学问。企业学问是企业具有的,需要全体员工共同认知的。那么如何达到共同认知呢?
企业学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企业学问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翼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营造氛围、大力宣传企业学问,让全员认识、感知自己的企业学问,这是企业学问建设的第一步。
在营造氛围、宣传企业学问后,第二步就是策划MI(理念识别)、VI(视觉识别)、BI(行为识别),以此打造精神学问、物质学问、制度学问、行为学问,赋予各项学问以生命力,强化视觉效应。
“共识”
“共识”,是指企业学问通过培训、研讨企业学问核心,形成企业学问共识。
企业学问最核心的是高层mg游戏入口思想,这是“道”;把高层mg游戏入口思想加以策划传播,使员工能够认同和理解,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术”。
企业学问建设是天然的 “一把手”工程,企业学问水平的高低,起决定因素的是企业“一把手”。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当企业100人时,我要站在最前面,带领部属冲锋陷阵;企业发展到1000人时,我要站到最中央,让每位员工听到我的声音,了解我的战略意图,明确奋斗的方向;当企业发展到10000人时,我要退居幕后,靠核心层的mg游戏入口思想(即企业学问)统御三军。”这形象地说明了企业学问的重要性。因此,为高层领导提供企业学问基本常识的宣讲,为高层领导提供企业学问核心理念的培训,这是企业学问建设的重中之重。
“企业中层与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学问的认识与共识决定了企业学问的整体水平。”为中层骨干人员提供企业学问基本常识的宣讲,为中层骨干人员提供企业学问核心理念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学问的形成,不但需要领导者的引导和推动,更有赖于组织成员的参与和配合。因此,为基层员工提供企业学问核心理念的宣讲培训,才能形成组织的学问资本,进而形成共识,共建企业学问。
“认同”
“认同”,是指企业学问的认同,通过讨论、研讨企业学问核心,让全体员工认同、感受自己的企业学问。企业学问决定着企业的跑道与方向,清晰的企业学问是发挥效用的关键前提!
分专题进行讨论,分层级进行研讨,形成企业学问的诊断。
对全体员工进行企业学问培训。其次,树立和培养典型人物。再次,以企业学问理念与价值观为导向,形成企业学问战略规划。
举办征文、演讲等比赛及故事征集,形成企业学问的提炼与设计。
“践行”
“践行”,是指企业学问的践行。通过讨论、公开承诺,让理念变成行为,让全体员工践行、体验自己的企业学问。
企业学问首先是一个学问的范畴,因此,很多企业在做学问建设工作时,既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也不忘向大家的古圣先贤求教,把古代一些历久弥新的观念和做法融入到企业管理工作中来。但是学问只是一层外衣,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里面具体承载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些内容能不能通过每个人的身体力行,做到实处,发挥具体的作用。企业学问落不到实处,不接地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说了不做,听了不信,过后拉到。那么要想把企业学问做好做扎实,就需要抛弃浮夸心态,不做秀不做作,下定坚强决心把学问做好做到位,让企业学问深入人心,化为行动,形成业绩,这才是企业学问建设的本意。
如果用一个字来体现企业学问,那就是"魂",魂的一边是"云",代表着梦想,一边是"鬼",代表着传统!
在企业学问管理上,一要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把握企业学问的个性化、特色化;二要处理好用学问手段管理学问,坚持以学问引导人、培育人;三要处理好虚与实、无形与有形的关系,坚持内外双修、软硬管理相结合。唯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